1, 人死了,为什么要烧香?烧香代表着什么?

1, 人死了,为什么要烧香烧香代表着什么?

烧香

1、烧香磕头是一种祭祖行为。 它的本质是纪念。一年到头忙忙碌碌,没有时间与仪式来对祖先表示崇敬和思念,到了春节前正好是农闲时节,天气非常寒冷(祭祖烧香必须在立春之前,否则为不敬),家里男性成员前往祖先坟地跪拜,一下子拉近了生前与死者的距离,冬寒的瑟缩加上对生命易逝的一丝惧怕、对祖宗的先灵的敬畏构成一种心灵的力量,这种力量会冲击或净化人的心灵,并完成一次对先祖感恩的情感交流,而在往返祭拜的路上长辈们又会年复一年地向晚辈述说祖辈们的故事,想起一些讲一些,这些口头传承加深了后人对先人的崇敬和理解,感受到“生生之不易”,这种对祖先的敬畏既是一种压抑的力量,也是一种基于血缘以内的精神纽带,增强家庭、家族认同感,使命感、责任感。

2、 为什么要烧香呢?

一位信徒问师傅。师傅回答:“人心有诚,佛有感应”,供佛最重要即在于这个念心是否真诚,以清净、至诚的心所做的一切功德是不可度量的。以香供佛是必要的,以上等香在家供佛亦应该,但量力而行即可。意义何在呢?香能解秽流芳,令人闻之欢喜!《贤愚经》中记载:有位长者为请佛应供,于夜晚登临高楼,手执香炉,遥向祗洹精舍烧香,以示虔诚,翌日正午佛果然来到。由此可以说,烧香供佛是诚心之表示,《长阿含经》载:有信众欲发心供佛,即为如来起大堂舍、平治处所、扫洒烧香、严敷宝座。虽然佛并非以香为食,但以花、香、灯、果等供佛,实是大供养,能得大福报。

3、王道元先生查了两则资料很有意思,他说:我国古代祭祀礼仪,因苍天遥远,行祭时先烧柴生烟以示对天神的敬意和通达,而佛教传说介绍:释迦牟尼要出家修行,为讨父母欢心,对妻子耶输陀罗指腹成孕,并留下三柱香对妻子说,孩子要两年才分娩,到时会有人疑你不贞而遭责难,你那时燃香,我定会前来解释(信号烟!)以后信佛的人便以烧香作为祈神消灭的重要方式。

从与烧香有关的文字记载来看,周人已有“烧香”之俗,周人升烟以祭天,称作“禋”或“禋祀”。《诗经·周颂·维清》曰:“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笺:“文王受命始祭天”。

这时的“香”是一些燃烧时可能散发“香”味的树脂或艾草,上置帛或牺牲品。我们对“烧香”的文字记载可能追溯到此就可以溯至源头了。

我国人的烧香(烧纸钱)与跪拜是维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烧香敬神、祭天、敬祖时都会跪伏在地,以示敬畏、敬服。为什么要跪下呢?

在猴群中(或猿群中)我们可以看到普通猴子与猴王见面时多会矮下身或跪下身来以示臣服,猴王甚至会坐在跪地的猴子身上。我们说我国文化礼俗是全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承、保护、维系得非常好,而我们这种跪俗、跪拜文化来自我们直立之前的猿猴也几乎就这么一直演习下来,只是从对“王”的崇拜扩展到对祖先、对神灵的膜拜而已,礼仪方式没有变化。

雍和宫烧香_潭柘寺烧香烧香攻略_烧香

2, 祭奠死人点几根香火

烧香

公禡牌位之香炉 必定插阳数 一柱或三柱香,

绝对不可插两柱香,拜门口 七月普渡 因为对"好兄弟"的尊敬 也不能插两柱香。

拜拜存乎一心,不过拿几柱香是有不同的意义:

1.一炷清香 - 代表请安 <一心朝拜>,早晚点香问安.

2.三炷清香 - 代表问事 <三柱清香三点光><礼敬三界(天人地)>

一般初一十五或节庆时使用,拜拜完后将三柱香一起插於香炉中

这叫作<一气化三清>,若是将香柱先插中间,再插左边(龙方)(面向神像的右方)

最后插香於右边(虎方)(即面向神像的左方)

此为代表著敬三清,敬天,地,圣贤之意

3.七炷清香 - 通常在重要事情祈求时使用,代表<礼敬三界五方>,通告神灵

4.九炷清香 - 是告天

5.十八炷清香 - 是敬天地

6.二十七炷清香 - 是敬天地人

7.三十六炷清香 - 是带天行命,接旨救世.

这祭祖扫墓等等的民间传统习俗%20是有一定的做法与意义!

3,%20%20死后多久可以受香火

按照民间的习俗,人们往往误认为:

烧纸是给死者当钱花,烧香是给死者得福用。

而在佛教看来,这种观点,大错特错。

烧香是给佛菩萨烧的,而不是给死者烧的。

家属烧香,是代替死者供佛,从而让死者得福。

烧香_雍和宫烧香_潭柘寺烧香烧香攻略

而死者本身,是没有资格承受香火的。

问:死后多久可以承受香火呢?

答:无论死后多久,都不能承受香火。

承受香火的是佛菩萨,而不是死者。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活着的时候,就每天坚持烧香拜佛,为自己积累福德。

而不要等到死后,让家属代替自己烧,那得福特少。

4, 人死后为什么要祭祀七七四十九天?

烧香

烧香_潭柘寺烧香烧香攻略_雍和宫烧香

人死后,亲属每七天设斋会奠祭(或称追荐)一次,前后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民间俗信对此尚有种种讲究,如首座个“七”称头七,例由儿子为亡父(母)设木主焚纸钱,延请和尚诵经;二七则请道士还受生经;三七、四七俗称“散七”,可由外甥、侄辈来做;五七倍受重视,另有“回煞”仪式;六七由女儿备酒饭,无女则由侄女;七七称“断七”,由丧家供奉酒菜祭奠,并诵经除灵等。事实上,做七习俗并不是儒家所倡导的传统丧葬礼俗的内容。有关做七习俗的来源及其信仰内涵等问题,至今聚论纷纭,尚无定论。

民间相传,做七习俗始于唐初,大致情节是: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曾嘱咐太子:死后每隔七天须由亲人为其摆一次荐宴,烧一回纸钱,前后共七次,至七七四十九天止,使其灵魂得以顺利超度。其中“五七”的置办,尤应丰盛,等等。太宗死后,太子遵旨一一照办。其后公卿百姓纷纷仿效,由此形成做七习俗。这种故事当然于史无征。有人指出,做七习俗虽然自唐初起盛行,但早在南北朝时已见有关记载烧香,《北史·胡国珍传》:“国珍年虽笃老,而雅佛法”,及薨,“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北齐书·孙灵晖传》:“从(南阳王)绰死后,每至七日及百日终,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

根据上述记载和其他若干资料,学者多认为做七习俗来源于生缘说烧香,大约在佛教传至东汉后到南北朝这段时期内形成,从唐初起突破信众范围,走向世俗化。

头七一般是指指引还阳,七七是因为人死后不是马上投胎世和最后的判定,所以要在这段时间多多的为死者做忏悔纸钱等,以让死者有一个好的归宿

头七一般是指指引还阳,七七是因为人死后不是马上投胎世和最后的判定,所以要在这段时间多多的为死者做忏悔烧纸钱等,以让死者有一个好的归宿.

其大致内容是:人死后,亲属每七天设斋会奠祭(或称追荐)一次,前后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民间俗信对此尚有种种讲究,如首座个“七”称头七,例由儿子为亡父(母)设木主焚纸钱,延请和尚诵经;二七则请道士还受生经;三七、四七俗称“散七”,可由外甥、侄辈来做;五七倍受重视,另有“回煞”仪式;六七由女儿备酒饭,无女则由侄女;七七称“断七”,由丧家供奉酒菜祭奠,并诵经除灵等

名词解释

烧香

烧香(shāo xiāng)是指拜神佛时点着香插在香炉中;比喻为求人办事而请客送礼。出自于老舍《神拳》第四幕:“当初你可那么虔诚,在自己的花园里设起坛来,天天磕头烧香。”

供佛

供佛注音:gòngfó词语解释供:供gōng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供给(jí)。供求。供应。供需。供销。提供。供不应求。佛:佛fó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