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亦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小年或灯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首座个月圆之夜,是祭月、赏月的日子,也象征著春天的到来,这是传统新春定义的最后一天。
佛教有在正月十五点灯供佛的习俗。而道教中,上元节视为天官大帝(尧)诞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分别属天、地、水这三官大帝主管。上元节乃天官华诞,故燃灯以庆。终唐一代,朝廷皆正式祭拜。
汉文帝纪念平吕时而设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文帝,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与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手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神: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道教的“三元说”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上元,含有新的一年首座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上元节要燃灯。
明帝点灯敬佛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起源火把节
汉代民众在乡间***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我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
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 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传说二
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年初十五,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花灯寄寓
民间在除夕供奉老天爷时要设立“天地堂”。人们在院子里扎一小棚,棚里面小桌上立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摆着香炉、供品,还挂着一盏灯笼,灯笼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据说姜太公当年封神时,别人都封了,就是忘记了封自己年初十五,自己没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爷坐在一起。
灯笼与神有关,所以也赋予很多象征意义。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有一种“光明灯”,在岁末年初时,把灯笼放在寺庙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顺利。也有农家在田间立长竹竿挂上一盏灯 “照田蚕”,观察火色以预测一年的水旱情况,以期丰年。“放天灯”,来由是过去人们在躲避盗匪侵袭而四散逃逸之后,以燃放天灯为互报平安的信号。由于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这一天,人们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所以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其后逐渐演变为向上天祈福许愿的民俗活动。天灯上写满了心里的各种祈愿,希望天灯能上达天庭,带给人无限的希望和光明。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鼓励读书,民间都把小孩送上学。入学的首座个节目叫“开灯”,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灯带到学校去,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点起来,象征前途光明。从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后开学,因此开学的花灯,也成了“上元节”的点缀。
元宵节花灯种类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等,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精神。各种花灯制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为五天;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为灯期不同,所以最初张灯的那天叫“试灯”,十五这天叫“正灯”,最末一天叫“残灯”、“阑灯”。也有叫“神灯”、“人灯”、“鬼灯”之说。十四日夜为“神灯”,放于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灯”,放在门窗、床笫、几案等处,用来避除蝎虫;十六日夜为“鬼灯”,放在丘墓、原野,为了游魂得到可以脱离鬼域。
上祈天意,下护苍生,神人鬼畜,无所遗漏。
元宵赏灯诗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
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牶“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牶“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牶“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龙’火狮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我国的“情人节”。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我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元宵吟灯联
元宵张灯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元宵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其中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届时君臣百姓都去看灯、猜谜语,文人们则饮酒、赋诗、答对。其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北宋时,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今扬州)时,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指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
元宵猜灯谜
灯谜在春秋时代就有,那时叫“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南宋时有人将谜语写在灯上,在上元节让人猜灯谜。南宋后,赏花灯、猜灯谜让元宵节的气氛热闹而温馨。由于灯谜都难以猜中,如同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也称为“灯虎”(也叫文虎)。传统灯谜的制作讲求一定的格式,需运用巧思才可以制出十分高妙的灯谜,是我国独创的文学艺术。
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们也出谜联,让大家猜一猜。大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与狐狼猫狗半边相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一片全模糊,虽为小品,亦为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猜谜。
登山闹元宵:香山碧云寺祈福
元宵节期间,香山碧云寺也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中,具有典型春节民俗和寺庙文化特点的活动将营造出欢乐祥和、热闹喜庆、文化浓郁的节日氛围。如果您对寺庙文化和春节民俗感兴趣,不妨到香山公园碧云寺内领略一番。
在寺内,游人可以通过系福条、拜佛祈愿等方式为自己、家人和亲朋好友祈福祝愿。钟鼓楼院内,还摆放了“福、禄、寿、禧”牌示,您可将相应的小型贴纸粘贴在牌示上,让自己和家人“增福、进禄、添寿、迎禧”。此外,“红福纳豆”活动也深受游人欢迎,游人可将将红豆放入摆放在罗汉堂北侧围墙上的“福”字模型中,传递对美好幸福的热烈期盼。在山腰里,人们还可以用手中的铜钱投打摆放在不远处“福”字中间的方孔,寓意在新的一年中财运亨通,福在眼前。
创意闹元宵:三里屯国际时尚街区
三里屯国际时尚街区灯会特色看点为传统的“三羊开泰”灯笼展示。12组印有“灯彩江湖”各种字体的异型创意灯屋,将在Village主要广场展示。
另外,在橙色大厅还将展出**级非遗名录项目北京灯彩的百十余种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灯彩,如龙凤呈祥灯、龙舟竞渡灯、南海观音灯、龙头吉利灯、二龙戏珠灯、百鸟朝凤灯、莲花灯、孔雀等、鲤鱼灯、小年灯等,并将灯彩置于老北京胡同情景之中,情景交融,京味浓厚。
传统闹元宵:前门重现明清“上元灯会”
前门上元灯会带给游人不一样的感受——重现明清“上元灯会”。历史记载,元宵节古时亦称“上元节”,前门一带自明清时期就盛行举办上元灯会,留下乾隆皇帝每逢此日奉母观灯、大行孝道、与民同乐的历史传说。前门上元灯会将恢复并提升明清时期在前门地区举行的上元灯会。
闹元宵活动将邀请前门大街商户和全国的能工巧匠云集前门大街,将自己制作的花灯进行展示,游客通过赏灯、猜灯谜、提灯游玩等形式将体验到灯会的乐趣。同时,活动还将传统的制灯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使得前门上元灯会更加绚丽多彩。
穿越闹元宵:从奥林匹克公园到大宋朝
在奥林匹克公园,大型“清明上河图”实景彩灯艺术观赏区吸引力众多游人的眼球。
花灯全长310米,按1:1比例,截取原图中40多个故事,几十个特色建筑,上百个动物造型,200多个人物形象,几万只LED灯泡镶嵌其中,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色彩斑斓、璀璨无比!让您穿越千年的繁华,感受盛世中酒铺、酒馆、肉铺、茶铺、书斋、茶馆、钱铺、绸缎庄、豆腐铺、饭馆等车水马龙般的繁华。这将是一次传世名著与彩灯艺术最完美的结合,游人看到的将是动态、立体的清明上河图,仿佛跨越时空,游览于繁华的古街小巷。
佳节来临,各式各样的花灯被挂上京城街头,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气氛,火红的灯笼、火红的福字、火红的我国结、还有那通红的笑脸……一盏盏花灯除了像是黑夜里的萤火虫,不同的造型也诉说着提灯人在元宵节的愿望。在2015年伊始,让我们哪里的花灯最美丽?
蓝色港湾:2015第七届灯光节
蓝色港湾灯光节是以灯光为基础元素,由灯光景观、灯光作品、灯光表演、落地活动组成,今年已经进行到了第七届。
本届灯光节以“寻梦季”为主题,为大家呈现了梦幻、浪漫、温馨的灯光,***广场上“奇幻冰雪城堡”,“爱的水晶梯”,“魔法许愿树”等场景一一呈现,眼花缭乱的灯光景观让人们仿佛置身于13万平方米的灯光梦工厂,在这个冬天找寻到了暖暖的浪漫气息。作为北京最大的欧式风格开放式购物商圈,多业态的合理配比为灯光文化节提供了完善的配套,是一个以灯光文化为诉求点的集旅游、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项目,具备极强的欣赏性、互动性。
蓝色港湾的美食来自全球各地,在赏花灯的同时,还能让人胃口大开,从东南亚菜到口感纯正的西式美食,一应俱全。70余家蓝色港湾特色餐厅,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味蕾。
瑞正园:首届草莓花灯文化节
悠悠运河水,绵绵通州情。通运桥、古城墙、曹家染坊水井……一个个文物古迹和传奇典故让漕运古镇张家湾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虽然春节已过,但是在这里,还是可以瞬间让人找到儿时过年的感觉。
那就是位于漕运古镇张家湾的瑞正园农庄,今年开展的首座届草莓花灯文化节。在这里,游人可以赏花灯、玩冰雪、摘草莓,欢欢喜喜过元宵,文化节一直进行到3月30日为止。
花灯,是我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在张家湾古镇举办花灯文化节,将给您展现出最美丽的花灯民俗传统文化。瑞正园的花灯,利用现代高科技声、光、电技术应用于传统彩灯,增加彩灯的动感。用大面积的灯带以及环境灯来营造氛围、用经典灯来增加观赏性、用情景灯来调节视觉节奏、用分区串编的方式来设置整个灯会的流程,形成收放自如、开合有度的节奏。
在突出我国传统“元宵味”的同时,这里还引入体现现代流行文化的元素,如加菲猫、喜洋洋卡通动漫人物等,让市民在玩味我国传统春节文化的同时,领略到当代文化之美,体会到通州文化开放的姿态。
世界花卉大观园灯会:在花海观灯
界花卉大观园的“花都之夜”花灯会以花卉为主题,在20多个灯组中花卉主题灯占了一半,灯会五成用电都来自于太阳能。
据了解,以郁金香、牡丹、桃花为主题的灯组占全园灯组的一半,由300盏五彩郁金香灯拼成的“奥运五环”灯组是花灯中的标志造型。环保、绿色、科技是本次灯会的主打理念,园内组成花灯的10万多只灯泡、灯管都采用节能灯。本届灯会还将首次举行“花卉夜市”,游人可在观灯之余进入温暖的花卉温室,欣赏来自20多个省市的数千个品种的年宵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