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首座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的由来
我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蛄)蛄在田间的呜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这时,万物繁茂。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人们往往会在立夏进补,以使自己的身子强健有力。
南方大部分地区,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也迅速滋长蔓延。客家人所居地方,立夏时节,已经完全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枯夏”。但立夏过后,却是农耕时代,最需要人力的时候,人们希望借助于立夏“被养”,强身健体。
另一方面,体质较差、抵抗力较弱的人们容易受到病菌侵袭而发生疾病。民间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人们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托着祈福、保佑平安、发财致富的良好愿望。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人们还把将熟之小麦、大麦穗在火上烤熟吃,以享新麦之鲜;或用秤秤人之轻重以祈福。立夏节民间严禁家人坐在门槛上。许多人还习以立夏日的阴睛测一年的丰歉,认为立夏时下场雨最好,不然便会“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立夏无雨,碓头无米”。
立夏出生的人的人命运好吗
农历四月此月生人,前年七月受胎,立夏节后出生。广交朋友,多才巧智。学艺能成功,奈欲望过大,心性难定。宜不懈奋斗,终保发达。义侠心强,肯牺牲自己,败强助弱,后逢贵提拔,声扬名震,卅七岁后发展,为头目之人。有诗为证,诗曰:一年喜乐一年忧,无须怨恨匆忧愁,最宜持济行方便,夫妇齐眉乐到头。
属鼠的人生于巳月(即阳历5月5/6日至6月5/6日):劫煞父母亡,克子损妻房,男吃三家水,女嫁三度郎。
鼠人生于四月,立夏之时,一生衣禄轻淡,劳碌奔波,不得贵人,处处遇难,不时小人捣乱,就惊险重重。幸有春风化雨,终得良夫贤妻扶助,众人仰视,多有机会,中年出头。
鼠年四月出生的人,其时正是立夏之时,所以鼠人一生衣禄平淡,奔波劳碌过一生,此月出生鼠人无祖业帮助和遗产,兄弟姐妹情缘较薄,难得亲人帮持,在外又无贵人扶助。一生无法发展大的事业。时常受人歧视,戏弄,在家里,多无贤惠爱人,又多遭灾祸,不过如果出生日时辰好就不会这样。
虎人生于四月,立夏之时,清和气暖,云游四海,门庭热闹,家道兴隆,出将入相之人,家庭和睦,骨肉相亲,丹桂五枝芳,紫荆三本茂,育子皆贤,养乞成贵,一生烦恼,处处亨通矣。
兔人生于四月,立夏之时,足衣足食,文质彬彬,威望隆重,大将之材,名利兼旺,妻享荣华,子孙显贵,一帆风顺,技艺精通,快乐逍遥,精神爽朗,不费心神,所谋所欲,富贵吉祥。
龙人生于四月,立夏之时,一发千里,势如破竹,有移山填海之大志,掀天揭地之奇才,安平天下,扫北征东,跃马沿途,威风凛凛,拿妖捉怪,杀贼除奸,人杰地灵,名利双全,精力充沛,天赐之禄,身高名旺,智谋权力必集。
蛇人生于四月,立夏之时,精气浩大,威声镇四方,雅是敦厚,秉性聪敏,地位权位至高,有大志大能,侠义心肠,众人敬仰,受天之福,凶夺四冠,技艺精通,一帆风顺,有大运事竟成也。
马人生于四月,立夏之时,必有赴汤蹈火之机,负担很重,走东到西,钱来钱去,忙忙碌碌,苦恼一世,不得人怜,忧愁不绝,无成功之日。
羊人生于四月,立夏之时,灾害常有,晚福必来,变迁异常,能排除万难,直到成功之目的,或有挫折,英雄无害,天性颖悟,义心侠胆,自我心强,争取精神,一生衣禄决丰。
猴人生于四月,立夏之时,忙忙碌碌,辛勤劳苦,知识才能,远近闻名,一生荣华,事从心欲,吉凶参半,互助有人,身体双铄,衣食饱暖。
鸡人生于四月,立夏之时,志气虽高,对文学技艺,日月之恒有研究,然性情多骄傲,能博名利于一时,每有挫折。
狗人生于四月,立夏之时,虽非富贵,一生少险恶风波,运途平平,心神安顿,衣食清淡无忧,事从心欲,吉凶互换,安生立命,满门喜庆。
猪人生于四月,立夏之时,秉性聪敏,足立实地,可成大志,事业如意,热诚忠厚,无上吉祥。
立夏出生的孩子命理
喜水命人喜欢ciji和变化,是喜水命人的一大特点,他们不墨守成规,喜欢创新发展、甚至喜新厌旧。喜水命的人虽然重感情但是也好色,yiyeqing往往发生在他们身上,不过喜水命的人通常恋家。过于敏感,爱打抱不平,甚至为朋友和自己所爱的人两肋插刀也在所不惜。
工作不求首座,但是经常表现出完美主义的特征。
喜欢的东西总想办法得到,得到了就想完美化;不能完美要么就发脾气,要么就另寻所需。
我行我素,有时不在乎他人说什么,却在乎被人欺骗。
工作虽然不是那么勤恳努力,但是创造性的火花会时常闪现,常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喜水命的人要注意泌尿系统的保养。
立夏出生的人性格
在古代,立夏和立春是同样受到重视的日子,因为从这一天起,天气渐渐炎热起来花草树木都长得十分茂盛,各种鸟兽的活动力是最强的时候。所以在立夏出生的孩子性情较急,容易发怒。
而有句话说“未过端午,棉熬不可收”意思是在端午节前气候冷暖仍然不定,而此时节出生者,性情变化也就像这样,常常阴晴不定。感情方面,有不认输的精神,但有时因为过于急躁的个性,常会令人有不胜其烦的感觉,也因此常会错失良机。
立夏代表什么生肖
在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汉族农事历书《夏小正》中规定:阴历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阴历四月建巳,所以立夏节气就和十二生肖中的巳蛇有了密切的联系。
我国古人认为,一年有十二个月,在十二个月中,又分二十四个节气,而年有相应的动物,也就是十二生肖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而十二个月份也有相应的动物,不过古人规定它不是以生肖鼠起始,而是正月寅虎;二月卯兔;三月辰龙、四月巳蛇、五月午马、六月未羊、七月申猴、八月酉鸡、九月戌狗、十月亥猪;十一月子鼠;十二月丑牛。
有些人以动物的活动特点来解释各月的对应关系,发现是讲得通的。如“虎月”即阴历正月,相当于阳历的2月份左右,此时寒冬未尽,白雪皑皑,光秃秃的原野上,很少有小动物出没,饥饿的虎却从山林中钻出来寻找食物。虎的吼叫声传遍四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这个月便被定为“虎月”。
阴历二月则相当于阳历的3月左右,此时虽然春寒料峭依旧,小草却在向阳的地方钻出地皮。这时候,首先闯入人们眼底的小动物是兔。于是,这个月便被人们称为“兔月”。
由此推论,三月多雾,神龙忽现;四月大暖,蛰蛇出洞;五月草长,人欢马叫;六月草茂,羊群遍野;七月果熟,猴子饱腹;八月中秋,杀鸡饮酒;九月秋收,巡守防盗;十月秋凉,肥猪满圈;十一月飞雪,屋里有鼠患;十二月北风吼,忙碌完春夏秋农事的牛该休息了。
二十四节气和十二生肖的对应关系
正月寅虎——立春和雨水;二月卯兔——惊蛰和春分;
三月辰龙——清明和谷雨;四月巳蛇——立夏和小满;
五月午马——芒种和夏至;六月未羊——小暑和大暑;
七月申猴——立秋和处暑;八月酉鸡——白露和秋分;
九月戌狗——寒露和霜降;十月亥猪——立冬和小雪;
十一月子鼠——大雪和冬至;十二月丑牛——小寒和大寒。
风水上要注意的事项有;
1;进入巳月,生肖猪,生肖虎要特别注意,因为对流月来讲,属猪的朋友月破,属虎的朋友正好流月出现不利的局,这两个生肖的朋友,心态务必要平和,谨慎控制言行,遇事要三思而后行。
2;饮食要清淡为好,因为立夏后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升温,太油腻的东西容易上火,对身体不好,也容易让人情绪激动,处事不够冷静。情绪的不稳,很可能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导火索,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夏季更要注重养心。
3;立夏要多避蛇
这条针对乡村的朋友比较重要,而城市里不容易遇到蛇,这是条民间习俗,
4;小孩要避免做门槛
在民俗中认为;这天坐门槛,夏天里会疲倦多病。如果孩童不小心坐到门槛了,就必须要坐满七根门槛,才可解除这种禁忌.
立夏的养生原则
1.立夏将至:养生重养“心”天热宜戒怒
专家指出,习惯上,人们将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此时气温显著升高,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炎暑降临,雷雨增多,植物进入生长旺季,是一个重要节气。夏季与心气相通,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因此,要顺应节气的这种变化,保养心脏,专家表示,此时节,老年人要注意避免气血淤积,预防心脏病发作。
2.关注心脏保养:多做安静的事情
随着天气的燥热,我们的内心也会变的躁动不安。所以,炎热的天气,我们要做到“戒燥戒怒”,保持心境的平衡。在饮食方便要少吃辛辣上火的食物。多吃些清淡的如山药、海产品等食物。既能清热防暑又能增进食欲。
中医认为,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当夏日气温升高后,人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而且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特别是老年人,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易增加,甚至因此而发生猝死。所以,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做好自我调节,重点关注心脏保养。专家表示,“立夏”时节要做好“精神养生”,多做安静的事情,如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
3.注重补肾助肝:多进稀食有利补养
对人体脏腑来说,立夏时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饮食应增酸减苦,补肾助肝。保证胃肠功能正常,抵御暑热侵袭,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立夏后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升温,多吃油腻或易上火的食物,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易出现上火的痤疮、
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为解决此时脾胃功能紊乱,饮食上宜清淡、多补水,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夏季饮食养生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多吃些稀食。比如喝粥。粥,既能清凉解暑又能止渴。另外也要多补充维生素,比如吸光、冬瓜、西红柿等。
4.根据季节调整:晚睡早起加午休
由于“立夏”后天黑得晚亮得早,人们往往容易晚睡早醒,造成睡眠不足,白天常“打盹”。专家称,13时至15时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人易出汗,出汗多散热,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的供血就更为减少,人就易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因此,大家要根据节气变化,相对于冬春季节,可晚些入睡,早点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但应增加午睡,尤其是老年人多有睡眠不实的特点,更需要午睡。中午没午睡习惯的人,可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最好不要加班工作。
一般来说,午休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时间不宜过长,睡醒后不要急于起来,再躺上10分钟起床为宜。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而生病。
立夏的习俗:
1 迎夏仪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
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江浙一带,人们因大好的春光明媚过去了,未免有惜春的伤感,故备酒食为欢,好像送人远去,名为饯春。崔骃在赋里说:“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吴藕汀《立夏》诗也说:“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2 尝新活动
在后世,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螺鰤、熄(即放在微火上煨熟;一种烹调方法,用多种香料加工而成为熄鸡)鸡、腌鲜、卤虾、樱桃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笋、蚕豆、矛针、豌豆、黄瓜、莴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
3 斗蛋游戏
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首座,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中饭是糯米饭,饭中掺杂豌豆。桌上必有煮鸡蛋、全笋、带壳豌豆等特色菜肴。乡俗蛋吃双,笋成对,豌豆多少不论。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
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立夏应该进补。嵊谚有旺生,寓人双腿也像春笋那样健壮有力,能涉远路,寓意拄腿。带壳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
4 立夏“称人”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
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民间相传诸葛亮与孟获和刘阿斗的故事有关。据说孟获被诸葛亮收服,归顺蜀国之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要来看望蜀主一次。诸葛亮嘱吒之日,正好是这年立夏,孟获当即去拜阿斗。
从此以后,每年夏日,孟获都依诺来蜀拜望。过了数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掳走阿斗。而孟获不忘丞相嘱托,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看望斗,每次去则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他扬言如果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饭给阿斗吃。
阿斗见豌豆糯米饭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获进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几斤。阿斗虽然没有什么本领,但有孟获立夏秤人之举,晋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过得清静安乐,福寿双全。这一传说,虽与史实有异,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静安乐,福寿双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